托育加盟 本报讯 “过去,孩子放学太早,家里的老人不在身边。我跟爱人总得轮流请假来接。现在推行小学生校内课后服务后,难题不再难。”市民陆海兵说。 连日来,市委教育工委聚焦义务教育学校,特别是小学“三点半”放学现象,多次组织召开专题座谈会、交流会,研讨小学生校内课后服务工作。随后,联合多部门出台了《关于做好小学生校内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导各学校制定详实的工作方案,着力解决小学生放学时间与家长正常下班时间不匹配、无人看管等问题,让“三点半”难题不再难。 “我们的课后服务推行‘5+2’模式,学校每周5天(周一至周五)都要开展课后服务,每天至少提供2小时的课后服务,各地各学校针对有特殊需要的学生还提供延时托管服务,切实解决了家长接学生困难问题。”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建强告诉记者。 在全面展开校内课后服务工作后,市委教育工委拓宽渠道,开展多元服务,提高服务质量。鼓励在职教师发挥爱好特长、跨学科指导学生,发挥学校在课后服务中的主渠道作用;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作用,广泛动员学生家长、社区志愿者、“五老”志愿者、高校优秀学生、退休教师、文体工作者、民间艺人、能工巧匠、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社会各界热心人士,为学生提供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 小学生校内课后服务以主题班会、诗歌朗诵、观看纪录片等形式,开展“四史”教育;以足球、武术、健美操、书法、绘画、器乐、科技创新等兴趣班或社团活动,培养学生体育、美育、科技、艺术特长,课后服务活动内容日益丰富,服务成效日益显现。截至目前,全市1037所小学全部开展课后服务,参与课后服务教师42526人,惠及学生501970人(不含寄宿学生),课后服务参与率达100%,有效满足了家长的需求。 “我们还将组建专家团队,定期、不定期有针对性地开展督导检查,做到及时跟踪、全程监控,及时发现、反馈并指导有关学校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通过科学监管,确保课后服务政策执行‘不走形、不变样’。”李建强介绍说。 (邢台日报社全媒体记者谢霄凌) (文章来源:牛城晚报) 文章来源:牛城晚报![]()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 新闻资讯
• 活动频道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