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前孕期亲子鉴定 这半个多月,Sir束足在家,院线国产片也沉寂了许久。 没人能点燃这个6月了吗? 这不。 马上传来前方报道,最有希望的是它—— 了不起的老爸 OnYourMark
本月新片中,它并不起眼,甚至,是一部“三无电影”。 无明星,无流量,无名导。 王砚辉。 多次靠反派演技封神,《光荣的愤怒》里阴险的村长,《烈日灼心》里“客串盖过主角”的杀人犯,《我不是药神》里的假药贩子。
一个放在哪里都能发光的演员。 但主角呢? 从来都与他无缘,直到他等来《了不起的老爸》。 张宥浩。 出道好几年,演过《三生三世》《南方有乔木》《八佰》却一直不温不火。 去年在《风犬》里靠憨憨的咪哥有了知名度,但大部分观众对他也只有路人眼缘。
周青元。 名气更小了吧。 他导演的几部冷门好片,看过的人都被感动得一塌糊涂,但就是缺一次出圈被更多人认识的机会。
三无的《了不起的老爸》会在这个父亲节,迎来一次爆发吗? Sir的朋友@囧先生看完后,直接这么说: “这是今年拍亲情的电影里最好的一部。” 好的。 成功把Sir的兴趣给勾起来了,你知道的,今年国产片的“亲情”之前都出过了哪些爆款。 Sir要递出笔。 看看他说的这部片到底牛气在哪里。 文|囧先生 Sir电影独家专稿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01 中国很多的父子关系,都要从对立讲起。 儿子肖尔东(张宥浩饰),是一个狂热的跑步爱好者,从小到大,他最大的梦想,是成为一个职业的马拉松运动员。
因此,当听说学校来了一位省队下来选苗的教练(龚蓓苾饰)的时候。 他逃课,他翘掉考试,他溜进体育场,就想得到一次上赛场的机会。 但他不知道的是。 父亲早已给教练打过招呼。
不准。 他对儿子另有培养目标。 作为一个前乐团小号手,现出租车司机,人到中年的肖大明坚定地认为孩子应该去学钢琴。
就像很多人抱怨过的—— 父母不懂我。 他们不理解我的梦想! 那怎么办? 一种,叛逆抵抗;更多的,是老鼠躲猫,偷偷追梦。 肖大明儿子送去钢琴课的时候,儿子却一次次偷偷地溜到体育场。 教练不让他入场,他就在场馆外跟着练。 教练训话别人听,他就隔着门听。 别人热身,他就在场外热身。 一天一天,终于打动教练,对他承诺: 如果这次比赛拿到名次,我就选你入队。 但是吧,这场比赛肖尔东最大的对手不是别人,是他老爸。 要参加最重要的选拔赛。 房门被从外边上了锁。
偷偷出去跑。 也被开夜车的“猫”逮住。
哪个父母,没在孩子成长中当过几回“反派”呢。 孩子和父母之间的挑拨者。 就叫做“未来”。 这个未来,对孩子是崭新的。 但父母,却经历过。 他们总想要替孩子规避风险,规划最好的路,走到他们没抵达的更远处。 但世界上有这样一条路吗? 02 你可能会说,什么了不起的老爸,不就是拿孩子补偿自己的梦想么。 但你可能不了解。 横亘在父子之间的隔阂。 恰恰也是他们道不出口的连结。 肖尔东的母亲也曾经是马拉松运动员,因为疾病中断了职业生涯,医治无效去世。 而他不幸也遗传了这种病,一旦加重,可能有致盲的风险。
肖大明让孩子学钢琴,才不是为了鸡娃。 而是提前为孩子找到一门吃饭的手艺。 万一哪一天,他真的失明,自己又不能照顾他,那么他能找到什么谋生手段呢? 弹钢琴啊! 这是曾经在乐团的肖大明的第一反应。 而且不是让儿子一般地练琴,直接进阶版—— 盲弹。 早练早上手。 但儿子每次考试都会遭到一众评委的提前嘲讽:就这个水平,还盲弹?
钢琴没给肖尔东带来乐趣和成就感,而是不断受到打击。 于是渐渐地,爸爸在他眼里就成了一个“坏爸爸”。 他总是想念“好妈妈”—— 如果妈妈还在,她一定不会对我这么坏吧。 跑步,成为他接近妈妈的方式。好像一直这么跑,就能跑进那束光里,甩掉那个烦人的爸爸。
马拉松比赛当天,肖大明生气地扣下了儿子的跑步鞋。 但他没想到。 儿子竟然负气光脚上场。 他后悔了,在身后追着儿子,要给他送鞋,但儿子根本不搭理他,头也不回地往前跑。
结果,让他更加后悔莫及。 赤脚参赛的肖尔东,摔倒在场上,被送进了医院,病情加重,近乎失明。 多年前悬在头顶的那块巨石,突然坠下来了。 都怪这场马拉松? 破裂的父子关系如何挽回,恰恰还要从马拉松说起。 这到底是一场谁的马拉松? 电影最让人意想不到的也就在这。 03 一个带着些许悲情的故事,电影却没有给观众灌鸡汤洒热血,而是用了大量生活化的细节,一步步展现了父子之间应有的理解与共鸣。 面对儿子,肖大明始终是一个严父形象。 在儿子看不到的地方,他是怎么生活的呢? 明明喜欢吃肉,午餐却借口自己三高,只点素菜,从朋友碗里偷肉吃。 偷偷把车停在涨水的江滩边洗车,只为了节省下那一点点的洗车钱。 大半夜,有一个通宵跑武隆的客运订单,群里一众司机都拒了,唯独肖大明喊着抢单。
为了一点优惠,能和钢琴店老板磨破嘴皮,哪怕欠一屁股人情债,只为了给儿子买回一架质量上乘的德国名牌钢琴。 同事们都说: 老肖 (这样下去)怕是你要累死了
苦不苦,累不累? 但没办法。 这是他一个人的马拉松。 生活本来就是一场马拉松。 他不让儿子跑,自己却想为儿子跑完所有的路。
不同的是。 过去,他认为马拉松的终点,是为儿子安排好一生—— 能生活自理,有谋生的本事,无后患之忧。 现在他才明白。 更长的一场马拉松,是跑完他和儿子之间隔阂的距离。 怎么做呢? 怀着愧疚,他扮作了护工,陪在孩子身边,帮他洗衣服,照顾他起居。 才第一次真正走进了儿子的内心。 他想要的不是马拉松。 而是一次证明自己的机会。
以“护工”的身份。 他一下子能够参与进儿子的生活了,不再是过去那个威严而遥远的父亲。 见证儿子第一次抽烟,第一次喝酒,第一次喝醉了撒野…… 甚至,被委托去完成了一项“报复”行动: 去放了我爸的车胎!
他这才发现。 他的“马拉松”,跑了这么多年,却跑错了方向—— 太急于,把儿子培养成一个盲人。 提前要学会走盲道。 提前记下台阶数量,学会闭着眼上下楼梯。 提前学会盲弹。
为的,只是一个在他的经验中,“零失误”的人生。 但如果一开始,我们就被剥夺了所有异想天开和试错的权利。 是不是。 我们也提前告别了所有的岔路,逐渐走进一条不可掉头的,最窄的人生? 趁还有机会,当然要跳出来。 预告片中,我们看到一个画面—— 肖大明和肖尔东并肩奔跑。
他终于支持了儿子,陪他训练,冲刺比赛? 你还是想简单了。 接下来他们要跑过一条什么样的路,不剧透。 但毫无疑问的是。 这条路,不仅仅通向儿子,也通向肖大明被“父亲”这一角色遮蔽的自我。
这何尝不是一场父子的接力赛。 当父亲主动扔掉牵绊儿子的红绳时,不仅是与自己身份的妥协,更是对孩子梦想的放飞。 前半生,我陪你。 往后,我把人生全部还给你了。
一向以各种“神反派”示人的王砚辉。 不再是坏进骨子里的恶人,而是你从未见过的,一个又燃又暖的老爸。 对于演惯了配角的他来说,首次来到主咖位上,非但没怯场,还靠着超神的发挥,把整部电影变成了他的演技秀。 为了在儿子面前假扮护工,他可以是一个戏精,自己跟自己打架,毫不介意被外人当做傻子。
为了讨儿子开心,可以长途奔袭,被折腾得累趴下也无所谓。
更细节的,是眼神。 电影里,不同阶段的父亲,看待孩子的眼神都有着很细微的差别。 之前赛场上的一秒变脸是错愕,是心疼。 当了护工之后,看到孩子的伤,心疼孩子的苦,不被孩子接受的无奈,以及下定决心的坚定……每一个瞬间,这个父亲的情绪都有不同的波动。
但电影对这份波动的表现非常的克制。 有一场戏拍得极好。 被父亲发现了自己逃课偷偷参加训练,犯了错的肖尔东回到家,看到父亲正安装新买的钢琴。 就当所有人都以为会有一场暴风骤雨式的宣泄时。 电影却收了起来,安静地拍着暴风雨前的乌云,父亲默默地拆着钢琴外包装,一句话也不说。 短短几分钟,拍出了一种黑云压城的气势。
父亲,被生活逼成了反派。 但他始终会记得,自己最爱的人。 他们或许不善言辞,或许粗鄙不堪,可能大腹便便,身材走样,更可能抽烟喝酒,坏习惯满身。 但对于很多普通家庭的孩子,正是这群草根中年人,毫无怨言地扮演着一个个家庭顶梁柱的角色。 担起责任,一年又一年在外奔波、辛劳,撑起小家庭里的温馨,为下一代的梦充当着保护伞。 对于东方式父子关系,电影没有给出解决的标准答案。 但,它成功给出了一份,关于中国父亲的画像—— 那个足以让普通人回忆起,或许没有那么高大上,但依然曾把我们举高高的人,最真实的模样。 近些年,我们看到了太多母爱的故事,也见证过票房的神话。 但父爱,却始终没有一个好的代表,甚至,和电影里一样默默无闻,默不作声。 如果,这篇文字让你想起了那个男人,去电影院吧,它可能是这个父亲节献给父亲最好的礼物。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 新闻资讯
• 活动频道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