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军大业票房 http://m.touzitop.com/xmzl/13910.html 核心提示:分析人士表示,降准与稳健的货币政策并不矛盾,不会引起大宗商品价格进一步上涨,也不代表经济存在所谓的“大问题”或“大风险”。政策落地后,可引导金融机构进一步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对股市、债市、楼市以及外汇市场冲击有限。 新华财经北京7月12日电(翟卓)人民银行9日宣布,决定于7月1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长期资金释放量达1万亿元。 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会委员王一鸣表示,此次降准主要是根据国内经济形势和物价走势,灵活精准把握稳健货币政策实施节奏和力度,优化金融机构的资金结构,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更好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保持物价稳定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降准背后有何逻辑,靴子落地影响几何?业内专家学者就此纷纷发声。。。。。。 光大证券王一峰:降准与稳健的货币政策并不矛盾 王一峰表示,降准的初衷是增强金融机构资金配置能力、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从货币信贷的“量”和“价”上看,本次降准主要是为了“降价”(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而不是“加量”,预计全年依然会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这样才有利于稳定宏观杠杆率。 天风证券孙彬彬:降准不会引起大宗商品价格进一步上涨 孙彬彬指出,当前我国面临的是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带来的输入性通胀,主要体现为PPI压力。因为需求还没有恢复到疫情前而生产供给总体恢复较好,以及国内坚持实施正常的货币政策,没有大水漫灌,所以不存在长期通胀基础。因此降准可以应对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企业生产经营压力,而不用担心进一步推高通胀。 光大证券张旭:降准背后不存在所谓的“大问题”或“大风险” 张旭表示,当前我国经济运行继续保持扩张态势(6月统计局PMI为50.9),工业企业利润持续稳定增长(5月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36.4%),长期向好的经济基本面没有变。 民生银行温彬:可引导金融机构进一步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温彬指出,降准释放长期低成本资金,有助于降低金融机构负债成本,截至6月末,MLF为余额5.4万亿元,处于历史最高水平。由降准释放的资金置换到期MLF,不仅可以增加金融机构的长期资金占比,优化资金结构,还可以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进一步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中信证券程强:对冲到期MLF资金和弥补流动性缺口 程强表示,7-12月MLF到期量为4.15万亿,其中7月、8月分别到期4000亿元和7000亿元。降准将释放约一万亿元长期资金,部分用于对冲MLF到期和弥补7月中下旬税期高峰以及下半年地方专项债等政府债发行带来的流动性缺口。 植信投资研究院连平:降准资金不会直接进入股市、楼市 连平指出,降准是一个总量型的货币政策工具,会对市场的方方面面产生影响,但在中国现有的监管政策框架下,降准的资金将受到监管引导,更多地流入小微企业、薄弱环节,因此降准之后资金不会直接进入股市、楼市。不过,由于总量增加,随着时间的推移,对于股市也会带来一丝暖意。 中信证券明明:短期内债市有望演绎利多出尽的调整 明明预计,降准落地后短期有望演绎利多出尽的调整。中长期看利率走势决定于未来是否还有宽松政策出台。立足于当前的债市,财政政策短期仍然难以有较大发力诉求,流动性担忧缓解和资产荒延续会推动利率下行。中期维度看,十年国债到期收益率下行10BP没有太大问题,长期建议关注当前的政策逻辑是否再次切换。 宏观分析师周茂华:汇率市场受影响偏中性 周茂华表示,当前央行政策继续保持稳健基调,也就不存在与其他经济体政策分化;同时,国内经济平稳恢复,国际收支保持基本稳定,中美保持宽利差,人民币稳的基础牢固。 华创证券周冠南:资金面短期无忧中期关注波动率回归 周冠南指出,本次降准于7月15号落地,与MLF到期时点和缴税截止日重合,短期资金缺口压力解除,资金波动风险明显压缩。但在前期流动性持续稳定的情况下,降准对资金面的增量宽松的效果或小于以往,且需提防杠杆融资需求激增带来的扰动;后期MLF回收过程中或伴随着资金价格的脉冲性上行,货基因素弱化后,也需关注资金波动率的回归。 经济学家任泽平:下半年将转向“稳货币、稳信用”格局 任泽平预计,今年一季度是经济顶部,二三四季度边际放缓,经济正从滞胀转向衰退,未来的货币政策会对经济和市场逐渐转向友好,宽松周期将来未来。展望下半年,货币政策将从“稳货币、结构性紧信用”转向“稳货币、稳信用”格局,下半年 - 明年上半年重启宽松。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 新闻资讯
• 活动频道
更多